标签 心态 下的文章

爱无大小,因为有爱才有家,有家才有国;因为有爱才有温暖,有温暖才有和谐的社会;因为有爱才有奋斗的方向,有方向才让人生变得有价值。

爱有很多种,爱情、爱父母、爱孩子、爱动物、爱植物、爱家庭、爱工作、爱学习、爱生活、爱班级、爱团队、爱祖国。。。。。。所有的爱都是一种正能量。

爱就一个字,谁都会说;爱是一种责任,不是谁都会做。想要驾驭心目中的理想爱,是需要修炼的。想是梦,只有脚踏实地的去实践,才能真真感受爱带给我们的神奇和奥妙!

爱里有微笑,爱里有包容,爱里有理解,爱里有当担,爱是幸福的;爱不是抱怨,不是责备,不是面子,爱是无私的。想想自己给予家人和孩子的爱,你做到里吗?我还差点,正在努力中,你呢?

有小爱才有大爱,让爱在孩子的世界里萌芽,茁壮成长,让爱闪闪发光,爱自己、爱家人、爱集体、爱环境、爱国家、爱地球、爱世界。。。。。。。让爱传承,由小爱变大爱。

为人母,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切都好,所以都用尽全力、倾其所有,特别都全职妈妈。可是好多妈妈都因为孩子身心疲惫,焦虑不安,最后结果并不是妈妈们期望那样。
下面分享两个自己和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对孩子爱有点过头的例子:

例一 面对我的听损女儿(如今的单侧耳蜗宝宝),为了她的健康成长,我格外上心。如今上小学了,孩子爸爸要求她记忆英语单词并听写过关。孩子的性情有点着急,希望快点记住,看看就想去听写,可想而知结果肯定没有通过。孩子没有听写好,重新记住再来就好了吗?而我却开始为她着急,开始教导她单词要怎么记住,写少了什么字母。。。。。。

就这一个非常小的举动,却足以证明自己做法太多于。为什么这说呢?孩子性情越来越急,都和自己总是干预导致。学习生活都需要孩子独立的在实践中得到认知,然后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可能要走弯路要吃亏,这是孩子在摸索和成长,是宝贵的经验,而不是去中途干预和拔苗助长。这样会让孩子变得浮躁和不愿意思考。妈妈们不要误会,不是任其发展,而是适当的情况下给予正确引导。

例二 记得孩子3岁前睡觉,安抚嘴吮吸着,两分钟不到就入睡了。自从戒了安抚嘴,这孩子入睡就成了我的心魔。每天晚上都得督促睡觉,还不能乖乖安静入睡,从而引发了我对她的怒吼、斥责、惩罚。。。。。。我认为不好好睡觉,这个习惯就很差,影响长身体、影响第二天的学习生活质量、还影响我的一切。。。。。总之各种不好。接受不了孩子的现状,怎么也放不下,导致过度的关心和担心。因为入睡前的情况从来没有好过,每晚就这样恶性循环,备受折磨。既然孩子怎么也做不到平躺安静的睡觉,为何要如此执着强迫呢!况顺其自然,适度提醒,不是很好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和生理状态。正如孩子父亲说的,你就接受孩子的现状,不要管她,一会就入睡了嘛。是呀,为何要如此固执呢。在这件事情上,伤了娃儿,更伤了自己。

正所谓,爱要适度,过了头就是伤害!前车之鉴,妈妈们可不要像我一样踩坑里,不能自拔。

我们面对死亡是多么的不堪一击。我们必须珍爱生命、敬畏生命!

最近看的电影《人生大事》《世界上最爱我的人》《三悦有了新工作》都在诠释一个真理,人最后都要面对死亡。死亡听起来很害怕和恐怖。特别是儿时,听说有人死了就会吓得心跳加快。看了有关死亡的电视、听了有关死亡的故事,晚上觉都不敢睡。

现在终于不害怕了,可以理解为理智了,想法通透了,对逝者多了一份敬畏。人生大事不外乎就是生与死,其它的物质钱财,功名利禄,生不带来,死带不去。生命的诞生是多么的神圣和愉悦,生命结束又是那么的悲凉与凝重。

《世界上最爱我的人》里面主要讲了两个花季女孩生病的故事,一个脑癌去世,却用她的心脏救了另一个女孩。两个病友女孩,在医院成了好朋友,在病痛的折磨下,她们依然拥有阳光般的笑容和温暖有爱的感情。一个孩子的家庭非常一般,一个孩子的家庭非常优越,可是在疾病面前一切都是浮云。看得我心酸,看得我流泪,也看到了欣慰。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与爱的能量。

《三悦有了新工作》95后女孩大学毕业,因为找工作收到了打击,大半年不去工作天天家里躺,最终被妈妈赶出家门,最后实在没法去了殡仪馆工作。。。。。。曾经的我听到殡仪馆三个字或者路过殡仪馆这种地方,心理就紧张得不行。看了这部影片,也算改变了我的认知。这是人生的最后一站,是生者与逝者最后告别的地方,因为逝去了所以害怕难过,因而没人喜欢这个地方,在这里工作的人儿,也让人莫名的觉得害怕,从而遭受不一样的眼光。其实在这里工作,非普通人能行,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必须经得起流言蜚语和孤独寂寞。看了这个影片才感知到这份工作的庄严和神圣。应该感谢有这类服务工作者。

看了这几部电影,让我想明白、想通透了很多曾经都想不开,总是抱怨的事情。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之上的。坚持锻炼,让身体健康;保持爱与微笑,让心理健康。用行动来改变自己,也希望感染家人也行动起来。咱们一起感受生命和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