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化细菌的硝化过程

硝化细菌是一个统称,具体可分为硝酸菌和亚硝酸菌,我们家庭养殖的循环水体稳定后,这两种菌是会形成一个稳定的菌落反应链,而且是缺一不可的。

感应具体流程如下:

氨氮→(亚硝酸菌)→亚硝酸盐→(硝酸菌)→硝酸盐

几种物质对鱼类的毒性比较:

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

所以我们硝化过程简单的说就是把剧毒的氨氮分解成稍微有点毒性的硝酸盐,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经常对鱼缸换水的原因。

综上所述,硝化系统的建立过程为:鱼类等动物活动产生氨氮→亚硝酸菌将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硝酸菌将亚硝酸盐分解成硝酸盐→植物吸收硝酸盐产生氧气并快速生长提供给鱼类等动物呼吸和食用。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有了氨氮后亚硝酸菌才能开始生长繁殖,有了亚硝酸盐后硝酸菌才能开始生长繁殖,有了硝酸盐后植物才能生长。所以鱼缸才需要建立硝化系统,才可以实现鱼草共生互惠互利。

新开鱼缸里面完成氨氮循环的过程(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建立硝化系统)有时需要几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大概是这样一种经历:

第1天,放入闯缸鱼等动物。此时氨和亚硝酸盐浓度几乎为0,水是非常清澈的,象水晶一般,鱼儿非常欢快。

第3天,水开始发白,氨的浓度上升到一个危险水平,硝化细菌开始繁殖生长,鱼类开始窘迫,拒食。

第5天,氨的浓度达到高峰,硝化细菌开始把氨转换为亚硝酸盐,鱼出现明显不适,有些鱼可能在这一段时间死去。不必惊慌,这是必须要经过的正常现象。所以,为避免损失过大,在投放闯缸小鱼时,最好选择一些比较便宜的鱼类,如灯科鱼、燕尾神仙鱼等。

第8天,氨已被转换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浓度上升,鱼的状态开始好转。

第14天,亚硝酸盐的浓度又开始上升到新的高峰,鱼再次陷入窘境,一些强壮的鱼,可以挺过这一时期!

第20天左右,亚硝酸盐开始下降,氮循环第2阶段开始,鱼类状态好转,水质也开始稳定。

第25天,亚硝酸盐被转换成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浓度迅速降低。

第30天左右,氨和亚硝酸盐已经检测不出,水族箱完成了氨氮循环。

笔记本:逸珑8101_B

主机系统:Debian 8.11 未安装X11

安装qemu:apt-get install qemu-system-x86

创建虚拟磁盘:qemu-img -f qcow2 /qemuvms/debian-i386.qcow2 10G

下载Debian Stable i386版网络安装光盘:

cd /qemuvms

wget http://mirrors.163.com/debian/dists/stable/main/installer-i386/current/images/netboot/mini.iso -O debian-stable-netboot-i386.iso

启动qemu虚拟机:qemu-system-i386 -m 512 -hda /qemuvms/debian-i386.qcow2 -cdrom /qemuvms/stable-netboot-i386.iso -boot d -vnc :1

然后使用局域网内的其他电脑用vnc连接笔记本ip:5901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