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情日记 下的文章

成都疫情封控居家20多天,9月19日现在终于恢复常态。早晨成年人都行色怱怱上班去,神兽们兴高采烈的上学去,街上车水马龙,店铺门庭若市,唯有我早起伺候完上班的、上学的,只剩下我依旧在家里,所以羡慕。

生活虽有很多无奈,但也要前行。就像这疫情,遇上了,再大的事情也比不过安全和健康,只能封控静默!我也知道自家现在的情况,做为一个成年人,是多么的想出去工作,但时间精力和照顾孩子冲突的情况下,还是得以孩子为主。所以羡慕归羡慕,但一定要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最需要做什么。不要在整天杞人忧天,焦心焦虑。在家多学学,多写写,多看看,让自己充实起来吧!

不管生活过得怎么样,都不要悲天悯人了。现在生活一切回归正常,我也有更多的时间来锻炼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我想把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记录下来,这些年的想法和心态给记录下来。扳着指头数数,我算不上成功的妈妈,但尽责的妈妈是可以勉强算一算的。不管怎么都希望自己状态越来越好,努力做上一个合格的妈妈吧!对于孩子我是怎么也放不下,摆脱不开,那就顺其自然的对待。多一些理解、包容和耐心吧!我的孩子们很棒,无需东想西想,生活都是在给自己赛跑,不用和别让比,每天和自己比即可。

要想过得好,心态、身体健康最总要,钱也不能少。目前,对于自己前两者才是核心点。所以锻炼好自己的身体,修炼自己的心态,让自己更健康。用好的心情和心态来面对孩子和老公。再努力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当然也希望一段时间之后自己能有收入。

我们面对死亡是多么的不堪一击。我们必须珍爱生命、敬畏生命!

最近看的电影《人生大事》《世界上最爱我的人》《三悦有了新工作》都在诠释一个真理,人最后都要面对死亡。死亡听起来很害怕和恐怖。特别是儿时,听说有人死了就会吓得心跳加快。看了有关死亡的电视、听了有关死亡的故事,晚上觉都不敢睡。

现在终于不害怕了,可以理解为理智了,想法通透了,对逝者多了一份敬畏。人生大事不外乎就是生与死,其它的物质钱财,功名利禄,生不带来,死带不去。生命的诞生是多么的神圣和愉悦,生命结束又是那么的悲凉与凝重。

《世界上最爱我的人》里面主要讲了两个花季女孩生病的故事,一个脑癌去世,却用她的心脏救了另一个女孩。两个病友女孩,在医院成了好朋友,在病痛的折磨下,她们依然拥有阳光般的笑容和温暖有爱的感情。一个孩子的家庭非常一般,一个孩子的家庭非常优越,可是在疾病面前一切都是浮云。看得我心酸,看得我流泪,也看到了欣慰。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与爱的能量。

《三悦有了新工作》95后女孩大学毕业,因为找工作收到了打击,大半年不去工作天天家里躺,最终被妈妈赶出家门,最后实在没法去了殡仪馆工作。。。。。。曾经的我听到殡仪馆三个字或者路过殡仪馆这种地方,心理就紧张得不行。看了这部影片,也算改变了我的认知。这是人生的最后一站,是生者与逝者最后告别的地方,因为逝去了所以害怕难过,因而没人喜欢这个地方,在这里工作的人儿,也让人莫名的觉得害怕,从而遭受不一样的眼光。其实在这里工作,非普通人能行,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必须经得起流言蜚语和孤独寂寞。看了这个影片才感知到这份工作的庄严和神圣。应该感谢有这类服务工作者。

看了这几部电影,让我想明白、想通透了很多曾经都想不开,总是抱怨的事情。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之上的。坚持锻炼,让身体健康;保持爱与微笑,让心理健康。用行动来改变自己,也希望感染家人也行动起来。咱们一起感受生命和珍爱生命!

这里的脱轨不是火车脱轨,不是性爱脱轨;而是人生脱轨、社会脱轨。

当我离职回家,全心照顾孩子的时候,有朋友给我说,你为了家庭为了娃儿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太伟大了。当时听到这话的时候,都为自己感动了,感动的是自己我伟大,却没有理解放弃后的深意。如今的自己算是彻底的感受和理解了。

内心知道有舍有得,也有心理准备。可是有时候又觉得自己的放弃和付出与实际相差甚远,找不到安慰的自己支撑点。还是自己攀比太多,要求太高。

心神不宁,焦虑不安,感觉自己老了好多,身体也仿佛变成了一个老人身体,太差了。

多少次想出去工作,可都没有实现。因为接送孩子,因为生活的琐碎事情,是理由也是借口吧!

有人说:一个女人为了家庭和孩子,长时间不出去工作还是不行的,会与社会脱轨的;还是要出去工作,不工作,以后会更难的。。。。。。

我们没有背景,没有后台。几年之后在出去工作,面对自己找工作,明显的感觉举步艰难。长时间没工作,上班的节奏和意识落后了,年龄也限制了,还要照顾孩子工作的地点和时间也限制了,自己本身的原因,有些行业也不能从事。如此多的限制,导致了找工作的局限。

这才是面对再度找工作的艰难和无奈。这也是自己要承受的后果,舍了之后的后果。这就是脱轨,如此的刻骨和无助。想想往后的压力,我真的无法淡定,又有谁能理解呢,没有人能够理解,别人也没有义务来理解。理解和安慰不能挺饱肚子,不能改变什么,只有自己去适应和改变现状。